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承德双桥区在哪里(河北省承德市辖区内的各地地名来历)

日期:2024-12-14 11:03:39

从地名看文化,从文化看中国”,中国地名非常丰富多样,包括省、市、县、乡镇等各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,以及山脉、河流、湖泊、岛屿、草原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名称。那么河北省承德市辖区内各地地名来历是怎么样的呢?

河北省

1928年,国民政府决定直隶省改称河北省。唐贞观元年(627),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设置河北道,是“河北”作为政区名称之始。因省境地处黄河之北而得名。

河北省承德市

1945年,析承德县建承德市。市以县名。“承德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尚书·周官》“六服群辟,罔不承德,归于宗周”,寓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周王德泽,归于周的王都。清雍正元年(1723),雍正将“热河”名赐予承德,设热河厅;十一年(1733),值康熙帝八十诞辰际,胤祯取“承受先祖德泽”之意,将热河厅改为承德州,始称“承德”。

1.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

1980年,经国务院批准,虹桥区和翠桥区合并设立双桥区。以两区均有桥字,故名双桥。双桥,指原有虹桥区和翠桥区。

2.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

1980年,经国务院批准,由双滦办事处改设双滦区。以双塔山和滦河之名的首字组合得名。双滦,取境内自然地理实体双塔山和滦河首字组合得名。

3.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

1957年,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。因区人民政府驻地鹰手营子得名。清康乾年间,此地为皇家驯鹰场,有四户“鹰手”安营扎寨驻此训练老鹰,后渐成村落,故名“鹰手营子”。

4.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

1913年,废承德府置承德县。县承府名。“承德”一词最早见于《尚书·周官》“六服群辟,罔不承德,归于宗周”,寓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周王德泽,归于周的王都。清雍正元年(1723),雍正将“热河”名赐予承德,设热河厅。十一年(1733),值康熙帝八十诞辰际,胤祯取“承受先祖德泽”之意,将热河厅改为承德州,始称“承德”。

5.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

1930年,析遵化、密云、蓟县地设立兴隆县。因境内兴隆山而得名。兴隆山原名兴龙山。此地地势较高,四周环山,恰似巨龙横卧柳河岸边,故名兴龙山。原大部区域为清东陵“后龙风水禁地”。1915年,开禁后,此地一时商贾云集,买卖兴隆,大兴土木,形成贸易中心,呈现一片兴隆繁华景象,买卖人为图吉利,将兴龙山改为兴隆山,寓意繁荣昌盛。

6.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

乾隆四十三年(1778),喀喇河屯厅改设滦平县。因喀喇河屯(蒙古语意为“黑色的城”)濒临滦河,故取“滦河无水患,人民得平安”之意,得名滦平。

7.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

清宣统二年(1910),析丰宁县东部、承德府西北部置隆化县。据《满洲地名考》记载:“隆是隆盛,化是开化”。取隆盛开化之意命名。

8.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

1986年12月2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丰宁满族自治县。以吉祥嘉言命名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)由四旗厅改置丰宁县时,县境内有济尔哈朗图、阿穆呼朗图二行宫(县东行宫,名济尔哈朗图,蒙语,意为安乐所,其地水泉甘美,庶草丰芜;其北偏西另有一行宫,名阿穆呼朗图,蒙语,意为康宁),取二行宫“丰芜康宁”之意,定县名为“丰宁”。

9.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

1989年,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宽城县,设立宽城满族自治县。因县政府驻地宽城得名。宽城,以古宽河(今瀑河)得名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︰宽河守御千户所“东南有宽河,名豹河(今瀑河),下流经迁安县西北,又东合于滦河”。

10.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

1989年经批准设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。因帝王的活动场所命名。清康熙二十 年(1681),康熙帝为"肄武绥藩"在此设置木兰围场而得名。"栏",满语,汉语"哨鹿"之意,即猎人用木制的长哨仿效吹出雄鹿求偶的声音,弓|诱雌鹿出现,以便围猎。"木兰围场"即为哨鹿、行围狩猎之场所。清朝在“木兰围场”设七十二围,因大部分在该县,故得名围场县。

11.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

2017年4月,经国务院批准,撤销平泉县,设立县级平泉市。以沿用平泉县之专名得名。“平泉”,因清康熙帝在此地时见平地涌泉,兴赞“圣地平泉”而得名。

地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以地名知识为载体,深度挖掘“从地名看文化,从文化看中国”的主旨内涵,从地理、历史、语言、文学、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,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、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,重点解析地名中深藏的中国智慧,从身边的地名中收获新知,感悟中华文化要义,感受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。唤起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热土情怀。